形态分析直观而简单,正常人不用10分钟便可以学会,但能否学以致用则要看各人的造化
。一般而言,技术分析派人士能在市场多年屹立不倒的,大多属“忍”字派。因为技术分析把基
本因素撇除,这就等于墙头草,吹东风就向西倒,吹西风就向东倒,完全没有个人的喜爱,容易
受市场影响。如果投资者不守纪律,随便入市,那么很容易遭受损失。形态分析的不确定性(不
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形态,完全是靠观察,只有形态出现了才知道)确是给投资者带来不便
。因此,有人便向其他方面探索。
另一种简单而直观的理论
周期理论是另外一种简单而直观的理论。历史上,出过许多大师,最为人所熟悉的是伯恩斯
坦。不过,周期理论体系又可以细分多个派别,总括而言,可以分成两类:
(1)固定频率;
(2)可变频率。
周期理论源于自然,例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左右(以秒计算则更精确),
水星周期是87天,市电的周期是0.0167秒,某些浮游生物的生命周期约数天……等等。
自然界周而复始的现象启发了人类。由于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,其行为也必定遵守大自然的
规律,因此,以“周期”来分析股市肯定行得通,问题是如何找到规律。
传统的周期理论以固定频率为主,追随者主要视点是股价的底部(顶部被证实难以找到固定
的周期)。通常的做法是不完全归纳法:
(1)选取任意两个比较重要的低点;
(2)如果向前或向后上述低点的周期再重复出现三次(总共四次);
(3)基本上可以认为价格指数存在这样的周期。
请记住,以上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,不能保证答案完全正确。许多分析员忘记了这一点,
因此造成失误。也有许多人因此不相信周期理论,认为如果有政策利好或利空便会打乱周期,我
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。但结果却是,往往最后一刻底部神奇般显现。
有些分析员则犯了另外一种错误,当可能的周期只出现过一、两次便匆匆忙忙宣布发现新大
陆,结果自然是失败。最近的例子就是深沪股市从98年8月18日反弹至11月17日共运行
约13周,而从11月17日下跌至99年2月8日也大约花去13周时间,于是有不少人马上
便联想到2月8日以后的上升也应维持13周时间。由于违反周期理论的测市规则,结果自然失
败(事实上2月8日以来的反弹是运行了约7周)。
这里顺便插一句,不少股市评论员急功近利,缺乏基本知识,往往连一些基本规则也搞错,
有人认为98年6月以来是倾斜三角形的C浪,他说“艾略特称之为前置倾斜三角形”。我从未
“听讲”过艾略特有此一说,前置三角形只出现在A浪或第一浪中,以5-3-5-3-5的型
态出现,与V浪或第五浪的倾斜三角形3-3-3-3-3型态差别甚大。这不是什么高深学问
,只是波浪理论的基本规则。
固定周期需注意的问题
寻找固定周期其实并不难,尽管新兴的中国股市被人称作“政策市”,但也已有自己固定的
周期,更不用说外国成熟的股市了。投资者只需注意以下几点便可:
(1)可统计的样本至少4个,否则只能当作猜测而已。
这是传统的规则;其实为什么是4个而不是3个或5个、6个呢?我也想不通,但和波浪理
论规定5升3降一样,估计是一种约定俗定的表达式。一般而言,少于4个样本的周期可靠性太
差,但也不是越多越好,因为世间事物是运动的,周期也是运动的。当市场人士习惯某种波动模
式时,市场却转向新的波动模式了。当市场人士习惯5个月的周期时,市场可能已转向4个月或
8个月的周期了。
(2)周期允许误差。
如果分析师确定某一种价格指数的周期是10个月,那么应当允许下一个低点出现的时间不
一定非要10个月以后,它可能出现在9个月之后或者是11个月之后。传统的规则认为,周期
本身允许有+15%的偏差,即最大误差理论上是30%。不少人一听到允许误差率最大高达3
0%,马上就放弃了,其实,股市哪有标准答案,如果有,世界上就没有穷人了。
(3)每一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越长或越短,其可操作性就越差。
如果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以年为单位,按15%的误差,时间之窗可能长达两三年。如果周期
只历时数天,那么在T+1的环境也缺乏操作性。我自己愿意寻找历时三个月到一年之间的周期
,我认为这是追求综合效益的最佳路线。
(完)